核心提示:3月14日,中簡科技簽下高達21.69億元的碳纖維、碳纖維織物大訂單,應用指向航空航天高端領域。去年12月,另一家碳纖維企業光威復3月14日,中簡科技簽下高達21.69億元的碳纖維、碳纖維織物大訂單,應用指向航空航天高端領域。去年12月,另一家碳纖維企業光威復材接連斬獲兩個大訂單,訂單合計近32億元。
隨著碳纖維在各個工業領域應用的不斷拓展,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快速增長。從2020年底起,碳纖維價格開始上漲,目前仍處在相對高位,全行業的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光威復材表示。
大單頻頻
3月14日,中簡科技發布公告稱,與客戶A簽訂碳纖維、碳纖維織物訂貨合同,合同金額達21.69億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收的556.94%,合同履行期限為2022年至2023年。
該筆訂單在碳纖維行業堪稱大單。一位行業人士表示,目前,高端碳纖維供應趨緊,不排除下游客戶在提前鎖定上游產能。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中簡科技已經簽下一筆超6億元的訂單。公告顯示,中簡科技與客戶A簽訂碳纖維、碳纖維織物訂貨合同,合同金額6.36億元,合同履行期限為2021年至2022年。
2021年12月末,光威復材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與客戶A簽訂了三個供貨合同,涉及某某型號碳纖維、某某型號碳纖維織物,三個合同合計金額20.97億元左右,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99.15%,合同履行期限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目前,以恒神股份、中簡科技、中復神鷹、光威復材等為代表的國內碳纖維生產制造企業正逐步搶占高端碳纖維市場。
行業景氣
具體來看,2020年全球風電葉片、航空航天、體育休閑和汽車四大領域合計需求價值為19.95億美元,占全球碳纖維市場規模的76.3%。
根據賽奧碳纖維數據,2020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增至10.69萬噸,預計2025年全球碳纖維需求量將達到20萬噸,復合年化增長率為13.35%。2020年我國碳纖維需求量為4.89萬噸,預計到2025年需求量達到14.9萬噸,復合年化增長率將達到25.1%。
目前我國碳纖維在需求端仍以進口為主,但國產碳纖維占比不斷提升。2016年我國進口碳纖維占總體需求量的81.6%,2020年這一占比下降至62.1%。
需求量的快速提升將帶動我國碳纖維市場規模不斷擴張,尤其是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高性能碳纖維會成為國內市場的主要增長來源。一位碳纖維行業人士表示,根據相關預測,國內市場上,國產碳纖維比重有望在2025年之前超過進口碳纖維。
(文章來源:復材網)